米苔目是不少人來台東玩都一定會吃的在地小吃,如果問在地人「台東米苔目推薦哪間?」大家都會說出不同答案~每個台東人的心中都有著一間屬於自己的米苔目愛店,榕樹下米苔目,在地飄香60年的時間,是我從小吃到大的好滋味,同時也乘載著無數人的記憶與回憶…

說到「榕樹下米苔目」這個名氣響叮噹的米苔目老店,應該沒有人不知道吧!由「阿嬤」黄王麗蘭夫婦一手創辦,從小攤車到店面,後來加入第二代一起經營,直到阿嬤過世後各自分家,分別是位在中華路上的「榕樹下米苔目創始老店」和浙江路上的「小滿雨生」。

兩間店各有愛好者,而我個人比較喜歡中華路上這間口味,尤其大愛他們的自製辣椒醬,搭配米苔目吃又香又辣,真的很過癮!

榕樹下米苔目 地點
「榕樹下米苔目」深獲不少在地人喜愛,同時也是觀光客必訪的美食名店!它的地點位於熱鬧的中華路一段上,每次經過總是大排長龍,連平日也大爆滿!


好在店內空間寬敞、座位數多,三層樓的用餐空間可同時容納近百人,雖然時常要排隊、時常客滿,但翻桌率也蠻快的!

空間一分為二,左手邊是櫃檯及料理台,右邊則是用餐區。內用可以先拿菜單再找位子,劃好後再排隊點餐、結帳。

雖然店內、外滿滿都是人,但是動線規劃上很流暢,人潮不會擠成一團亂,點餐、用餐互不影響,這點還蠻棒的。
▼ 一樓座位

▼ 二樓座位



▼ 三樓座位

榕樹下米苔目 菜單
米苔目有湯麵和乾麵兩種可選,也有大小碗之分。小碗價格55元、大碗的則是60元。
想加料的話,也可以單點滷蛋、旗魚魚丸、油豆腐、貢丸,晴晴每次來都一定會加點滷蛋和旗魚丸。

而榕樹下米苔目不只有米苔目!他們的小菜也很不錯,推薦松金全豬、香酥太平洋鬼頭刀、古早蔥花蛋…等,這些是晴晴最常吃的幾道。

其餘小菜都放在櫃檯旁的透明櫥窗裡,點餐時可以另外加點。

劃好單後就跟著隊伍排隊結帳啦~在等待的同時,看著廚師們俐落、熟練的料理手法,真的是讓人看得目不轉睛。


小碗米苔目 (乾)
餐點一口氣送上桌~送餐速度蠻快的,準備開動啦!

台東米苔目的特色是先淋上肉燥,再霸氣地放上大把大把的柴魚片,和外縣市吃到的會有點不太一樣。
送上桌時柴魚還會隨氣流舞動,看了令人食指大動。

滿滿的柴魚片覆蓋了底下的豆芽和韭菜,吃之前記得記得先拌開喔!
雖然點的是小碗,但其實份量很多!
使用在來米手工製的米苔目白嫩Q滑,麵條上巴附著肉燥滷汁,鹹甜鹹甜的滋味讓人一口接著一口。

加辣加醋是晴晴的標配!
尤其是它們的辣椒!敢吃辣的人一定要來點它們『辣到掉牙』的自製辣椒醬,根本就是靈魂佐醬!




火紅色澤的辣椒醬散發著誘人的香氣,看起來就辣度破表~還真的別小看它的辣度,一小匙就足以衝上腦門的辣勁!不敢吃太辣的人,小心不要下手太重喔XD

小碗米苔目 (湯)
湯的米苔目也是許多人的心頭好,湯頭中集結了肉燥的鹹香、柴魚的鮮美、韭菜的香氣,不油不膩,喝起來順口溫潤。

浸泡過湯汁的米苔目變得更加白胖飽滿,口感也比較濕潤,不是屬於Q彈的口感,就是滑滑嫩嫩的,吃起來很有飽足感。

額外加點的旗魚丸扎實飽滿,一口咬下有滿滿的韭菜和魚漿的香氣,有著古早味手工魚丸的滋味。


偷偷告訴大家晴晴的獨門吃法~我習慣點一顆滷蛋,再把蛋黃用碎碎拌在麵裡,這樣的吃法讓湯頭變得更加濃稠,整碗米苔目還帶有淡淡的蛋香,很耐人尋味,有機會可以試看看!
松金全豬
松金全豬吃得到米血/大腸(2選1)、豬頭皮、肝連肉、里肌肉。

切成拼盤後淋上了醬油膏、灑上蔥花,看起來豐盛可口。

最喜歡它的滷大腸和肝連肉,完全無腥味,搭配醬油膏鹹甜平衡,口味不會太重。




香酥太平洋鬼頭刀
除了米苔目是招牌,必點的還有這道「炸鬼頭刀魚酥」。

鬼頭刀是臺東的特產魚獲,拿來油炸再適合不過!
鬼頭刀裹上了薄薄的一層麵衣,高溫由炸後表面呈現金黃色的色澤;外酥內軟的口感讓人很喜歡,魚肉也很細緻鮮美。

沾上一點附的泰式沾醬,酸酸辣辣的很開胃,真的超涮嘴!


古早蔥花蛋
蔥蛋表面煎得金黃恰恰,邊邊還帶有油油酥酥酥的口感。


一口咬下,濃郁的蛋香充斥在口腔中,是一道簡單樸實的家常料理。

在地飄香60年的老字號米苔目名店,承載著不少在地人的記憶與回憶,記得當時宣布暫停營業,我的心都碎了!
好在二代接手後,延續了創辦人阿嬤的古早味手藝,讓樸實美味的古早味小吃得以繼續在台東飄香,成為膾炙人口必吃的排隊美食!

如果有來台東,一定要來吃這間位在中華路上的「榕樹下米苔目」再配上晴晴的獨門吃法,相信你也會喜歡喔!
店家資訊
榕樹下米苔目(中華路創始老店-別無分店)
地址:台東縣台東市中華路一段362號
營業時間:10:00–14:30, 16:30–20:30
延伸閱讀



